10年2次ERCP手术,11岁男孩一封感谢信感动众人
近日,11岁的涵涵(化名)在泰康仙林鼓楼医院介入导管室经历了他人生中的第二次ERCP手术(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),为他手术的是院长邹晓平和他的消化科团队。这次手术,成功取出涵涵的胆管支架和胆总管结石。出院时,他写下对邹晓平院长的感念:“感谢您十年前用一根小小的支架救我生命,这次又帮我把支架和结石取出。您的大恩大德,一生铭记在心。”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涵涵写给邹晓平院长的卡片
10年前,1岁的涵涵常发腹痛、皮肤和巩膜发生黄染、大便呈陶土色。邹晓平院长当时在南京鼓楼医院任职,他接手涵涵之后立即进行诊断,涵涵得了先天性胰胆管合流异常,并伴有胆囊炎。
正常情况下,胰胆管在十二指肠乳头处汇合。而当胰胆管合流异常时,胰管、胆管在十二指肠壁外提前汇合,胆汁和胰液便会互相反流。胆汁反流进胰管会引起胰腺炎,而胰液反流进胆道会导致胆道炎症、结石甚至胆道癌变。
当时,考虑到涵涵年龄太小,不适合外科手术,邹晓平院长团队决定采取ERCP这一创伤较小的方式对涵涵进行治疗,通过导丝在胆管放置支架,缓解胆管压力,让胆汁和胰液引流通畅。涵涵的第一次手术十分顺利。
术后10年里,邹晓平院长一直都在关心涵涵的病情,而涵涵再未出现过腹痛、黄疸等症状,影像学检查也保持正常。
去年年中,涵涵在体检中被发现胆管支架发生位移、胆总管内有结石。今年8月,涵涵来到泰康仙林鼓楼医院消化内科复查,考虑到胆管支架置入时间较长且位置变动,邹晓平院长团队决定对涵涵进行第二次ERCP手术,拔除胆总管支架并取出结石,“孩子年纪还小,我们尽量多考虑一些,术前安抚和术中防护,都要做到位。”
手术开始前,消化内科的医护人员和涵涵聊天、耳语,缓解他在手术前的紧张心理。涵涵十分懂事,一边点头一边配合着术前的全身麻醉和其他准备工作。手术前,邹晓平院长特别提醒护士,再次仔细检查涵涵身上的防护服,帮他遮盖好非手术照射区域,尽可能降低射线暴露的影响。
邹晓平院长在进行手术
手术一开始,邹晓平院长从涵涵的口腔开始进镜,内镜通过食管、胃、十二指肠降部上段见乳头,观察到胆管支架,成功拔除支架后进行胆道造影,发现胆总管内有一枚直径约1.3cm的结石。随后,邹晓平院长使用球囊对十二指肠乳头进行扩张,碎石、取石成功。手术后第二天,涵涵便开始逐步恢复饮食,术后第三天康复良好后出院。
涵涵与消化内科孙文荣医生合影
“千言万语,唯有感谢。十年里,邹院长一直惦着涵涵的病情。这一次,涵涵住院的第二天就被安排进行了手术,邹院长和消化内科其他医生护士也对我们非常照顾,我和爱人很感激、很感动。”涵涵爸爸说道。
脱下十几斤重的防护服,邹晓平院长的手术衣已经被汗水浸湿。谈及这次手术,他表示,“目前国内基本使用成人十二指肠镜来进行儿童ERCP术,但儿童的胃肠及胆胰管相比成人更细、更薄。无论是内镜的进入还是支架的取出,都需要更加仔细,稍有不慎就会造成消化道水肿、甚至穿孔。”
ERCP技术经过十多年的发展,已从单纯的诊断技术发展为胆胰疾病治疗的重要手段,可为胆胰疾病患者提供创伤更小、并发症更少的微创治疗选择。
通讯员 唐晓
扬子晚报/紫牛新闻记者 吕彦霖
校对 盛媛媛
标签: